大经地人 发表于 2018-2-21 23:28:45

弟兄们,拜年了!说一下含水量的问题

几个小时前,灰次狼发个贴子,就几十个字,但,意义非常深刻,非常重大!吧里的大部分朋友,都自己在家里酿酒,都研究固态发酵,可黄水多了,把大部分粮食都泡到黄水里了,这不是液态,也是半固态了,充其量,上面没有泡到的粮食属于固态发酵,那也是少部分的。我这几天,没事时,也研究这个问题,因为我有一袋酒醅,玉米的,没放稻壳,发酵20天了,哈哈,液面与粮食基本持平了,这能是固态发酵吗?根本不是。    但后来,我陆续又蒸了60斤玉米,每次10斤。我是这样控制含水量的。 第一,我煮玉米后,闷一夜,然后再蒸,从前蒸半小时,现在蒸40分钟,发觉,玉米比从前干,这就证明,多蒸一会,可以带走很多粮食里的水分。第二,稻壳洗净,装袋,用洗衣机甩干,一分钟就行,然后再蒸。甩干稻壳的事情,我去年发过一个贴子。   通过这两个方法,我发现,我现在有三袋发酵中的玉米,每袋20斤玉米,也得20多天了,液面将近到一半处,勉勉强强算固态发酵。    大家多数都住楼房,空间有限,地面不是瓷砖就是地板,不可能把粮食摊在地上降温降水分。有条件的,家里有平房的,最好弄个水泥地面,或者红砖地面,那很吸水的。   我学建筑的,那水泥沙浆,红砖,吸水量特别大。兄弟我也是去年才学自酿,反正,利用现在的装备,现在的条件,尽可能降低粮食的含水量。有的哥们会说,粮食不煮,泡完直接蒸两个小时,蒸开花的粮食含水量低,但是,浪费燃气啊,哈哈。总之一句话,尽最大可能降低含水量,还得保证粮食开花,最终完成固态发酵,这就是我们的宗旨,固态发酵,固态发酵,固态发酵,听到这四个字,都感觉很高大上,很牛逼的样子,哈哈。那里说的不对,希望大家指正! 都说煮酒论英雄,今日与诸位英雄论”水”!!!祝大家狗年吉祥!!!

孔胖子 发表于 2018-2-21 23:37:39

好帖,认真学习

羿良 发表于 2018-2-21 23:52:46

在意黄水多的,发酵缸(桶)底部放层箅子或倒扣个盆

随遇而安 发表于 2018-2-22 07:31:21

楼上建议不错

ahyj8888 发表于 2018-2-22 14:20:34

很受楼主的启发

twyltt 发表于 2018-2-22 23:36:48

黄水多了给倒出来行吗?

twyltt 发表于 2018-2-22 23:40:28

上次固态高粱时,黄水较多,我是倒出来另外存放,蒸馏时做锅底水。

ahyj8888 发表于 2018-2-23 10:49:17

楼主研究的仔细,加油

灰次狼2011 发表于 2018-2-23 14:06:48

   黄水的问题我也经常考虑,如何才能做到出酒率最高,黄水少。我们都知道白酒的酯化阶段是需要部分氧气的,这个就是固态发酵比液态发酵酒品质高的根本原因。可含水率太高,比如粮食都开大花,那发酵出来的酒多数淡薄,含酯低,不香是铁定的事实。
   小曲发酵配糟发酵是可以将淀粉发酵干净的,这个粮食的含水率是很关键的,出酒多少,酒的品质都在这里面,学问很深。

大经地人 发表于 2018-3-3 23:03:26

灰次狼2011 发表于 2018-2-23 14:06
黄水的问题我也经常考虑,如何才能做到出酒率最高,黄水少。我们都知道白酒的酯化阶段是需要部分氧气的 ...

你好,灰次狼!   其实,我一直非常怀念我第一次出酒的味道,整粒玉米,固态发酵,那味道,满屋飘香,酒里有玉米的香气,接酒的杯子,盖上盖子,空杯放一个星期,还有浓浓的酒香味。    再以后,就没做出来国过,当然,那次出酒不多,但味道好。 刚才看到你的这句话,我茅塞顿开,————“比如粮食都开大花,那发酵出来的酒多数淡薄,含酯低,不香是铁定的事实。”   明年再酿酒,玉米不追求全部开花,七八成就行,六成开花也行,蒸完酒,可以配糟。好办法!    太狼,一语道破,受益匪浅啊,感谢,感谢!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弟兄们,拜年了!说一下含水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