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招胜有招
酿酒一年多了。入坑前一个多月,看了上百篇论文,然后就开始搞了。搞了才发现,自酿,小作坊和酒厂区别大了去了,酒厂的理论(论文)很多都用不上,有时候别人的经验也不能照搬。比如干发,原理是整粒粮食泡水后在干燥的条件下,粮食种皮干燥,内部淀粉膨胀,粮食就被撑裂口了,昨天用50斤青稞试了一下,结果含水率54%,高了!再比如,酒厂的理论(论文)粮食含水率50%-52%,这个含水率,发酵结束黄水很多,蒸酒稻壳用量就多。所以含水率尽量控制在50%以下,具体多少根据个人取舍,含水率高出酒率高一点,含水率低,出酒少一点。五粮一直按照网上的比例,现在把小麦换成青稞,酒明显提升一个档次!稻壳用量,酒厂的理论(论文)30%,我从40%一直降低到现在的15%—20%,酒的杂味儿明显减轻了很多。从一开始我就说,酿酒重在实践,理论只是用来指导的,不能不信,不能全信。就像高深武功,无招胜有招。正是人剑合一,进入至高境界。 说的好,你酿需要悟性。实践、改进、提高。直至找到适合自己的工艺。 稻壳用量本来都是在20%左右吧,我都是按20%添加的谷糠 好!!!绝对有道理。 本帖最后由 阿飞龙 于 2018-10-12 16:13 编辑
感谢你的心得。买了一点青稞,品尝一下青稞五粮黄酒和青稞米酒
我也做了两坛青稞米烧,大米20斤搭配5斤青稞,24小时后,窝水超过一半,觉得酒来的好猛烈。 26011407 发表于 2018-10-12 14:39
稻壳用量本来都是在20%左右吧,我都是按20%添加的谷糠
是大曲吗?小曲的话清做6%都够了,量少不加都可以。 有空时我给大家分享一下“禾” 不低于60度的青稞五粮多少一斤?来几斤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