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152
发表于 2019-5-7 08:24:02
因为在糖化阶段,酒醅中已经存在大量的糖和少量淀粉,密封后酵母生长速度快,糖生成酒量多,同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也多,容器内压力远远大于大气压力,空气无法进入容器内而逐渐缺氧,根霉菌无法生长,酒醅中少量淀粉无法生成糖,所以这时要开盖进气,便于溶氧,其实缆拌与否倒无所谓。随着发酵时间延长,糖量减少,生成二氧化碳也少,容器内压力降低,当容器内压力小于大气压力时,这时空气就可以进入容器内而酒醅溶氧,所以习惯上开始几天要开盖缆拌,之后才全密封至发酵结束。
hglcr
发表于 2019-5-7 08:58:42
wen152 发表于 2019-5-7 08:24
因为在糖化阶段,酒醅中已经存在大量的糖和少量淀粉,密封后酵母生长速度快,糖生成酒量多,同时产生的二氧 ...
不明白,既然进入密封发酵阶段了为什么还需要氧气?
wen152
发表于 2019-5-7 09:21:52
hglcr 发表于 2019-5-7 08:58
不明白,既然进入密封发酵阶段了为什么还需要氧气?
糖化也就是那么36小时,要想把粮食中淀粉全部生成糖的机率好少,糖化时间长了又怕酒醅中的杂菌生长而酒醅变质,所以糖化阶段是不完全的,也就是说糖化时间结束后,酒醅中仍然还有部分淀粉未生成糖,这就要靠在发酵过程中,边糖化边发酵,即:发酵过程也存在糖化过程(双边过程),仍然还要根霉菌生长来产酶,所以要氧气。
pkvs02008
发表于 2019-5-7 09:24:31
wen152 发表于 2019-5-7 09:21
糖化也就是那么36小时,要想把粮食中淀粉全部生成糖的机率好少,糖化时间长了又怕酒醅中的杂菌生长而酒醅 ...
多谢,那请问糖化到什么层度算ok呢?酒窝里水满,水甜吗?
hglcr
发表于 2019-5-7 09:31:08
wen152 发表于 2019-5-7 09:21
糖化也就是那么36小时,要想把粮食中淀粉全部生成糖的机率好少,糖化时间长了又怕酒醅中的杂菌生长而酒醅 ...
照你这样的说法,那固态高粱,前几天也应该开盖增加点氧气进去,效果会更好?
pkvs02008
发表于 2019-5-7 09:32:18
hglcr 发表于 2019-5-7 09:31
照你这样的说法,那固态高粱,前几天也应该开盖增加点氧气进去,效果会更好?
这也是我不理解的,为啥只有米烧需要搅拌,其余的半固态,固态不用搅拌
wen152
发表于 2019-5-7 10:10:34
hglcr 发表于 2019-5-7 09:31
照你这样的说法,那固态高粱,前几天也应该开盖增加点氧气进去,效果会更好?
你这个想法很好,也不无道理。我的是单向阀密封,因为量少(5-10斤),最初几天我是松一下单向阀的(这是我的想当然,目前为止没坏酒)。但是如果容器口大,用麻袋捆绑加盖就没必要了。因为固态密封,容器空间大(粮食颗粒之间也有空间),氧气充足。
别碰我你走开
发表于 2019-5-7 10:10:59
hglcr 发表于 2019-5-7 09:31
照你这样的说法,那固态高粱,前几天也应该开盖增加点氧气进去,效果会更好?
有道理………
wen152
发表于 2019-5-7 10:30:05
pkvs02008 发表于 2019-5-7 09:24
多谢,那请问糖化到什么层度算ok呢?酒窝里水满,水甜吗?
其它的不多管,我主要是看质,酒醅松软。其实糖化也不是那么严格的,只要曲没坏,丢那36小时自然成。酿酒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自然成功的过程,也没必要那么刻意,不会坏,放心吧。
大鸟
发表于 2019-5-7 10:33:06
wen152 发表于 2019-5-7 08:24
因为在糖化阶段,酒醅中已经存在大量的糖和少量淀粉,密封后酵母生长速度快,糖生成酒量多,同时产生的二氧 ...
透彻,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