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汉时酒 发表于 2019-10-29 21:26:13

酿酒终极宝典----工匠精神

       酿酒是一个体力活儿,如果想出好酒,不仅要怀着一颗敬畏之心,把每一滴酒都当做自己喝的去酿,还要怀着一颗工匠之心,谦虚细心,精益求精,酿出的酒,质量才会不断提高。但是酿酒无定法,需要创新。
       最近有人翻出了叶网的帖子,其中一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本人酿酒心得:法无定法,熟而生变。情同育儿,顺势收放。 这话和我最近引用的《金刚经》的两句话,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法尚可舍何况非法?不谋而合。酿酒基本原理很简单,具体操作质量控制点(企业生产控制产品质量叫GMP)太多了,哪一个点做不好都会影响酒质,因此工匠精神必不可少。
       举几个例子,比如含水率,谁敢保证每次含水率都一样?含水率不仅和出酒率关系密切,而且对酒质影响非常大。水多酒淡,含水率高了,稻壳用量肯定要增加,酒中的邪杂味儿又大了。粮食的含水率不仅和泡粮结束时粮食的含水率有关,还和蒸粮时间,空气湿度,室温,摊凉时间等有关。我说的工匠精神就需要每次把影响含水率的因素全部做个记录,每次拌曲之后,计算含水率,如果和自己设定的含水率有差别时,要根据记录查找原因,经过成百上千次调整,含水率必定能控制在±0.5%以下。
       再比如糖化升温,清香型温度高了不仅影响出酒率,还会引起酒苦。芝麻香型和酱香型,糖化升温,温度升不上来,酒香受影响。糖化升温,和粮食含水率,曲的用量,曲的新旧程度,室温,保温设施都有关系。如何精确控制温度,糖化结束,和自己设置的糖化温度不超±1℃?没有成百上千次的实践,总结,改进,难以实现。
       再比如,我想问一下大家每次酒糟的用量,加多少,是否称量?多了容器装不下,少了影响出酒率,影响酒的香味儿。
       自酿,即使是小作坊,每次蒸粮也不会超一千斤,量少,控制各种因素相对简单,但是要想精确控制也不容易。
       酿酒,需要工匠精神,把自己当做一个酿酒工,从粮食的选择,到最终成品酒,把控每一个细节,在基本流程下,做好最详细的记录,根据记录不断总结,思考,改进,一直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会酿出自己满意的酒来。
      最近深刻理解了活久见这个词的意思,在现实、在网上遇到的无耻之人,一再刷新我的三观,看来我只适合在家里以工匠精神闭关修炼。闭关之前,送大家四个字:工匠精神!

红师傅 发表于 2019-10-30 15:16:38

现任桃花岛主 发表于 2019-10-29 22:33
看看论坛人数吧,你再不闭关,论坛就闭关了,

我怎么觉得把论坛搅混的是你

是你也就罢了,令我感到奇怪的是你自己还一副无辜的样子。

你是真不知道自己的嘴脸令人有多讨厌,还是假装不知道呢?我是真疑惑,并非站队。

银龙狮 发表于 2019-10-30 08:21:25

每天上来看看,顶老秦的工匠精神!酿好每一次酒!!!!!

叶网 发表于 2019-11-2 08:27:54

喜欢她,爱她,数年执着的学习,研究,实践。精一,终会有收获。

向-西 发表于 2019-10-30 10:47:47

继续顶老秦

孔胖子 发表于 2019-10-30 16:47:54

老秦不要闭关啊,论坛需要仗义执言的人。

孔胖子 发表于 2019-10-29 22:31:22

老秦又出好帖。

现任桃花岛主 发表于 2019-10-29 22:33:35

西瓜汁 发表于 2019-10-30 16:33:59

楼主深度好文章,拜读一下:victory:

现任桃花岛主 发表于 2019-10-30 16:35:20

好男儿当痛饮 发表于 2019-11-2 00:17:35

顶老秦的工匠精神!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酿酒终极宝典----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