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692|回复: 2

不明不白的白酒 网友质疑勾兑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9 23:4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5日晚间,央视《焦点访谈》播出的《不明不白的白酒》,央视关于白酒勾兑等话题的调查,再次将白酒行业推到风口浪尖。同时也在第一时间受到各位行业人士的关注,业内人士在微博上纷纷发表了个人的看法。
  质疑一:模糊事实
  网友空杯留香的总监在微博上质疑:白酒不明不白?央视误导公众!没有讲明所谓的勾兑酒是否符合国家规定。
  质疑二:采访不到位
  没有采访到国家质检总局、行业协会等权威部门解释;对于是否可以添加香精香料,也始终没有采访主管部门。是"刻意"的"忽略"还是什么意图?
  
  质疑三:做空OR打压
  网友空杯留香的总监:几个小时来一直在看网上的各种评论,也一直在想央视究竟意欲何图?第一,更牛的机构想做空整个白酒行业而对央视的成功公关;第三,借三公消费由明转暗,继续打压关联行业。还是说了N次的观点:白酒产业的发展需要"正确的"舆论引导!!!
  质疑四:少数酒企做法被渲染 是别有用心?
  网友酒爷老谢:白酒又躺枪了!最近一段时间,大媒体一直秘密彻查食用酒精勾兑一事,行业共同抵制后,转向香精、添加剂、塑化剂。极少数不负责任酒企的做法如此被大加渲染,某媒体显然别有用心,白酒彻底沦为政治的牺牲品。让人想起@潘石屹 的一句话:看不见的手,越来越看不见了;闲不住的手,越来越闲不住了。
  
  网友茅台酒保赵进聪:酒行业再遭重大打击,领头的为央视,又要加大消费者的恐慌了。媒体的一言一行,真的很容易对消费者的意识产生重大的影响,很多时候这种影响不见得是好的。关注明天白酒股的情况。
  另外也有网友表示,央视此次对白酒行业的关注,或将利于白酒行业的健康发展。
  其他观点:
  一、回归品质第一属性
  网友何廷卫:先不要说央视故意在黑白酒,其实无论是白酒、黄酒、啤酒还是葡萄酒的消费者忘记它们作为饮品的"品质"第一属性很久了,这回就当央视在教育消费者吧,毕竟还真有一些酒水企业在瞎搞。消费者的觉醒尤其是良好品质观的树立能助力酒水行业日趋理性和健康!同样对那些正经酿酒诚信卖酒的企业来说是个利好。
  
  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网友但斌:今晚央视焦点访谈关于食用酒精的报道好。曾经在微博和博客上力荐过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等要强制区分标注,这是对消费者的负责。估计新的酒的标识标准法规要出台了,这不仅对消费者有利也对名优白酒企业更公平,也会对整个白酒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好!
  据了解原酒酒精度数很高,一般在60度以上,为了将度数降低,按照固态法的酿造要求,标准的做法是加水降度数,而后用调味酒来调成独特的酒香风味。整个过程不允许加入任何酒精、香料等添加物。记者刚刚在这些家酒厂看到的勾兑酒的全过程,很明显是违反了固态法酿酒的要求的,可是他们对消费者是不会承认的。
  
  调酒师告诉记者,就算是勾兑酒在出厂时的包装上也不会标明加入了香精香料等添加剂,这已经成为了行业内的潜规则。
  记者在北京、成都等地的商场超市观察发现,低价酒中只有一种10块钱一瓶的酒标明添加了酒精和各种香料,而其他大量低价酒原料表中都只有水和各种粮食。看来这些酒到底是粮食酒还是勾兑酒还真说不清,那市场上到底有多少勾兑酒换上了粮食酒的马甲也是一个谜。记者在调查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个现象,在一些酒厂附近扎堆围绕许多酒精厂和香料香精厂,他们的产品大都销往这些酒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0 16:25:19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酿,不喝他们的化工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27 13:4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勾兑酒害死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酿酒吧 ( 公安网备41172102000150号/豫ICP备12020028号-1 )

GMT+8, 2025-5-4 22:29 , Processed in 0.04431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