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550|回复: 27

浅析酿酒微生物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24 20: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秦时明月汉时酒 于 2017-10-24 20:20 编辑

浅析酿酒微生物学


酿酒离不开微生物,本贴以我的浅薄知识分析一下酿酒微生物。我本科学的是生物科学专业,微生物学是必修课,但是学的不好,所以搞酿酒属于业余爱好。2014年教过一门课,发酵食品工艺学,有几章讲的是酿酒,所以也算有一点点基础。本贴所讲如有错误,敬请指正。


酿酒用的酒曲,可以大致分为生化曲(糖化酶加干酵母,糖化酶一般用微生物发酵后提取),小曲,大曲。


很多人觉得大曲不好搞,从微生物学知识分析,大曲最好搞。生化曲,要求每次都消毒,因为生化曲用曲量最小,小于1%,很容易出现污染。


小曲用量也小,1%左右,搞不好也会出现杂菌污染。


大曲用量大,20%-30%,酱香型用量更大,所以酒醅中的微生物含量最大,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百度一下,1g土壤含多少微生物,1g大曲中的微生物只会比1g土壤中多,因为大曲是用粮食做的,营养成分比土壤高的多。大曲中微生物种类多,因微生物代谢产物复杂,故口感好。


用大曲做酒,属于开放式操作,设备(坛子,泥窖,酒窖,大缸等)不需要消毒,基本上不会出现污染,8月份,因为曲受潮有两坛子酒糟加曲后没升温,挖出来又加了曲,很快就升温了。


从微生物学分析,大曲最简单,但是大曲工艺相对复杂一点,有很多细节需要不断总结。故个人以为,做大曲的并不是什么很牛逼的人,不值得拿来装逼。尤其是在本论坛,大家基本上都会做酒,只要肯折腾,按工艺流程,注意每个细节,大曲酒谁都能做,出酒率30%绝对有保证。


酿酒本来就是从自酿,到作坊,再到酒厂,如果这个顺序都不懂,那我也只能呵呵了。所以我最见不得有人喷酿友瞎胡搞(酿友自谦除外)。


大曲糖化(培菌)微生物变化


大曲糖化本质是使用粮食使微生物从休眠状态,进入繁殖状态,故糖化温度至关重要,温度过高虽说不至于杀死微生物,但是可能使微生物繁殖数量少,或者进入休眠状态,从而不能使酒醅中的微生物数量达到最大值,出酒率降低。举个例子,比如酵母菌繁殖方式有出芽生殖(环境条件好时)和孢子生殖(环境条件不利时)。微生物孢子对不良环境的耐受性很大(高温,缺水,酒精)。蒸过的酒糟,什么都不加,如果密封起来,照样能出酒,就是因为有微生物孢子的存在。


微生物如果在条件合适下繁殖,可以出现指数增长,但是实际上微生物生长受环境限制,基本上遵循图1。糖化,如果从微生物学分析,叫做微生物扩大培养更合适。糖化的目的是使微生物达到稳定期。也就是使微生物数量在一定环境中达到极值。


1在糖化中,越接近稳定期,出酒率越高,这个基本上靠控水(粮食含水量50%-53%),所以粮食尽量不要煮,蒸的话容易水分控制,控温(浓香大曲,糖化温度不超37℃),控温还要根据温度调整用曲量。


总之,说这么多也是然并卵。古人不懂微生物,照样出好酒。以微生物知识分析,目的就是告诉大家,大曲并没什么难度,谁都能搞!之前的帖子已经讲过工艺流程,感兴趣的可以参考。至于经验,细节问题,等我总结后再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4 20: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图1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24 20:27: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曲,蠢蠢欲动。唇唇欲动。可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24 20:28: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开始就要的浓香大曲,按小曲工艺来10斤粮3斤酒,放了一个月和网上买的味接近了,不苦略有甜味。杯内留香没买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24 20:42: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按老秦的说法,我要弄些大曲了,关键冬天了,温度底。  现在只用过貌似大曲的复合型酱香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24 20:59:0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秦,TB有没有靠谱的大曲推荐啊,冬天了打算尝试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24 21: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糖化不好的话,延长发酵时间是不是也能提高出酒率呢?老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24 21:26: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根霉菌,毛霉,具有糖化作用,根霉菌糖化能力强(糖化)!毛霉糖化能力弱一点(糖化)!酵母菌前期消耗糖繁殖(培菌),后期单向密封无氧状态分解糖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至于个别细菌也是无法避免的!只要保证有益菌占绝对优势无碍。个人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25 11: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酱香酒每次用曲量不大(在12%-16%左右),但是因为他的粮食总量只有那么多,而且9次发酵,所以用曲两大,个人认为如果只取前6次发酵酒,用曲量要少约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25 13:43: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看的懂,秦自黑出手果然有一套。
来自: 微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酿酒吧 ( 公安网备41172102000150号/豫ICP备12020028号-1 )

GMT+8, 2025-5-6 13:41 , Processed in 0.04571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