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hglcr 于 2017-11-8 20:48 编辑
PS:收集于一些白酒技术文档和坊间师傅们的口口相传。
习用术语解释 泡粮:在蒸煮前,将整粒原料用水浸泡。 干发:泡粮放水后至初蒸前静止的一段时间。 圆汽:指蒸汽在甑中的材料表面开始全面透出时的现象。 蒸粮:将泡好的粮食入甑蒸煮。 初蒸:在蒸粮过程中,从圆汽后计时的一段工序。 闷水(粮):初蒸蒸粮到一定时间后,对所蒸的粮食甑内掺水闷粮,叫闷水(粮)。 复蒸:放出闷水后继续蒸粮至熟透。 冷吊:闷粮后放去闷粮水,在复蒸前让粮食自然冷却的状态。 热吊:相对于冷吊,闷粮后放去闷粮水,隔一段时间再趁热复蒸。 透心:在泡粮阶段,指粮食内部被水浸透,无干心;在蒸粮阶段,指粮食内部无干心硬粒,并成半透明状。 阳水:附在熟粮表面的水分。 冲阳水:复蒸结束后开盖大火10分钟左右,进一步蒸发附在熟粮表面的水分。 做箱:熟粮拌曲后移至适当容器、场地摊至一定厚度进行培菌、糖化。 出箱:培菌、糖化过程结束,符合入窖发酵标准。 嫩箱:酒醅闻有香味,尝有微酸微甜味,手挤不出甜水即可出箱 老箱:相对于嫩箱,酒醅大香,大甜,手挤出甜水。 拖箱:一般培菌过26小时还不达味,达不到入窖标准。 黄水:发酵桶内经发酵后产生的黄色粘稠状液体。 黄水坑:在靠近发酵桶的侧面或中心挖一个圆坑(或方形),用以装贮从发酵桶内流出的黄水。 踩桶(窖):将物料入桶后,人工进行适度踩压,以减少桶内糟子存在的过多空气,减缓发酵。 吹口,一二三吹:是从物料入桶(池)后,每隔 24 h 称为 1 个吹口(次),可从各个吹次的品温、气味、出气的强弱程度,判断发酵的情况,以利改 进下一批发酵的入桶(池)条件。 团烧温度:指物料入桶 2 h后,固态发酵糟的品温,亦即发酵的初始温度。 顶火期:指发酵过程中最高温的持续期。 蹋甑:指甑内糟子穿汽不匀,与甑箅未洗干净、糟子太湿或太腻、上甑下糟不匀或过重等因素有关。 溢甑:指底锅水太多,水沸后冲至甑箅上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