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是谁说的了:做酒容易,做好酒难。第一次做假酒失败,对俺这个聪明人来说,这个打击就不是一般的大。但聪明人唯一的优点就是不会就学嘛,闯论坛、逛贴吧,只要跟酒沾点边的就去冒一泡,不经意间一个失足掉进陷阱,不禁眼前一亮,发现这个 酿酒吧干干净净的,人也朴实厚道热情风趣,一时糊涂忍不住顺手抓了个名字就登记注册领证了。 用 lyr4835108这个名号跟朋友们闹腾了大概一年多吧,又把差不多所有的技术贴、经验谈、神人自制的设备图以及有趣的贴子从头到尾翻了一遍,真正是受益匪浅。但渐渐的觉得名不正则言不顺,用这个名字不太方便跟朋友们交流,便联系管理员想改个好记好叫的名字,得到的回复是不能改,懊恼之余一咬牙忍痛废掉了lyr4835108这个号,重新注册,现在你看,湖兄,多亮堂的名字。 只可惜以前跟朋友们往来交流的那些贴子,很有趣的。 言归正传。时间一长,慢慢发现这里的朋友们大多是崇尚熟料固态而对生料液态不屑一顾,更有甚者把用生料液态法酿的酒直接归类到假酒的堆里,这就有点过分了。 也许,有的朋友想当然地以为拿酒精加香加醇胡乱勾调一下就是生料液态酒,而有些单纯善良的朋友阅历所限,也跟着人云亦云随声附和,一顿乱棍把生料液态打入天牢。 用生料液态法做出的酒也是酿出来的。 从原理上说,不管哪种方法,也不外乎将淀粉转化为糖,再发酵化合为乙醇的过程,而诸如曲子、附带的化合物、微量元素等等是另一个范畴的东西,忽略不计。 再从自酿的角度说,熟料固态也很容易出劣酒,生料液态亦有机会出佳酿,天、地、人,各种因素复杂着呢。 又扯远了哈。话说经历过几次失败,渐渐摸到点门道,离成功越来越近了。 去年5月8日,正是桃花季节,春风撩得俺热情高涨,决定玩次大的,一次就下了四缸,每缸70斤粮,有高粱的、大米的、玉米的、几种混合的,算了一下每缸正好用半斤曲,用新送来的盘秤认认真真一份一份称准了曲子,入缸,搅拌、加水…… 待忙完了手头上几件要紧事儿,可以坐在石头上抽烟喝茶看日落,差不多已经半个月过去了,正闲散间,猛然警醒,大腿一拍,娘哎,那是公斤称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