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200|回复: 23

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大师不如无大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6 10:4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秦时明月汉时酒 于 2018-8-6 10:48 编辑

       一年多了,发现书中很多说法在自酿中根本不能用,尤其是工艺流程中具体的操作。
       举几个例子吧,固态工艺,比如,打烟水,打量水,如果非要照搬,那么打烟水会导致糖化升温过快,升温过高,打量水的话,会导致黄水过多。再比如稻壳用量,书本上是30%,自酿,酒糟和稻壳体积比大概是1:1,但是稻壳用到30%,杂味儿大。还有粮食含水量是50%左右,这个也是个锤子,50%的含水量酒糟湿的很,黄水量也偏大,所以控制在45%甚至更低才适合自酿。
       一些必要的基础还是要看书的,至于其是否适合自酿需要去实践。
       同理,大师的话也未必完全就可靠。更何况......,算了,不说了。至于跟帖模仿,没有创新,那么酒质的提升就是一场梦。
       酿酒是个既要动手,又要动脑的活儿,丝毫不能偷懒。既要看书,又要听大师怎么说,至于能吸收消化多少,因人而异。但是全信就是作茧自缚,难有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6 11: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句句在理,既要学习也要实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6 13:07: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老秦,好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6 14:43: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量水,和大烟水一般清香大曲粉碎工艺才能用到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6 16: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6 16: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秦的是实践经验,有钱也买不到,忽悠大师的话不可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6 17: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秦的无私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6 17:54: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6 21:17: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自酿高粱固态(粳高粱),含水量低于50,出酒率就低于45,含水量在52到58之间出酒率都能达到50%,我认为含水量还是要控制好。
来自: 微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6 21:22: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自酿本来就不比酒厂,酒厂7天就出酒。
来自: 微社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酿酒吧 ( 公安网备41172102000150号/豫ICP备12020028号-1 )

GMT+8, 2025-5-5 15:39 , Processed in 0.04123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