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明这篇文章不是本人所写,乃我四川一位专门从事勾调工作的的同门师叔11年时候所写,个人觉得写得非常好,在此分享给各位酿友,文章较长,但是见解较为度到 一、影响白酒上头的几种因素:
1.甲醇、杂醇油超标; 2.醛含量超标; 3.固形物超标; 4.食用酒精的质量影响; 5.香精香料的纯度不达标; 6.不合理的储存期; 7.色谱骨架成份、微量成份之间的平衡; 8.消费者当时的健康状况、心理影响等。 二、对目前几个传统说法的质疑: 1.甲醇、杂醇油之说 国家卫生标准对于酒中甲醇、杂醇油有着严格的限制标准,甲醇、杂醇油对人体有危害,可以说是公理,大家都知道。有人说引起白酒上头及不良反应的原因是由于这两种物质所引起的,有的还以此为依据开发了所谓的纯净酒,但消费者并不买帐,这样的酒从理化指标分析数据来看,甲醇、杂醇油的确很低,但喝了之后照样不舒服。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会,新型白酒由于酒精质量的提高,这两种物质的含量都比传统固态法白酒要低得多,但从饮后的舒适度来看,要比传统固态法酒差得多。国外白兰地等烈性酒由于是液态发酵、液态蒸馏,这两种物质在酒中的含量比中国白酒要高得多,并且是主体香气骨架成分,但同样并没有因这两种物质的含量高而造成饮后不舒适被消费者所拒绝。从以上这些事例我们可以看出,这两种物质在酒中的含量只要不超出一定的量,并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也不会因为含量少就会饮后舒适。 因此可以说,甲醇、杂醇油是引起白酒饮用舒适度差的主要原因的说法,虽不能说是完全错误,但至少可以说是片面的,不是很精确。 2.粮食酒与勾兑酒之说 “勾兑酒”,严格地说应是固液结合酒,或者称之为新型白酒。有些厂家借此炒作,自己所谓的纯粮酒,仿佛只要是纯粮酒就一定好于新型白酒,实质上无论从口感及饮后的舒适度来看,并非如此。笔者作过比较,也经常与喝酒的人交流,从口感上来判断,有些纯粮酒质量极差,饮后的副作用极大,与一些好的新型白酒相比饮用后的舒适度反而差得多。因此,粮食酒一定好于新型白酒之说,同样是不完全正确的。 3.酯类及微量成分含量高低说 这种说法认为白酒上头及一些副作用是由含有大量的香味物质含量高的原因所引起的,我们可以用这样的试验来很容易证明这种说法的片面性,用一瓶五粮液与一瓶普通食用酒精加水降度成同样酒精度的酒来作试验,很容易证明不是五粮液喝过容易上头,相反是普通纯酒精酒加水后的酒喝了上头极快,而且饮后副作用极大,很难受、上头、口干等现象都有,显然这种说法也是站不住脚的。 4.贮存期长短说 我们知道贮存长短对于高质量酒而言很重要,可以说是酒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的标志,但可否说只要是贮存期长的酒,其饮后舒适度就一定比时间短的酒要好呢。以笔者的经验,有的酒无论你贮存多久,喝了之后同样会不舒服,我们很容易来验证这一点,因此同样可以说,只要酒的贮存期长酒就不上头的说法也是片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