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上半年酿酒工作已完成
昨天中午12点05分,最后一锅蒸酒结束标志着2017年上半年白酒酿造工作圆满完成。总结上半年的工作,成果可圈可点,现总结如下。上半年共酿白酒80多斤全部在陈放,用了三种酒曲(正中醇、紫枫、酵盛),刚出的酒感觉紫枫最好,正中醇最差(等陈放3个月后再比较一下)。出酒率都差不多,平均都是40%左右。原料:高粱、小麦、玉米、大米、稻谷、黑米、大黄米。各种混合二粮,三粮,五粮。口感上还是粮食种类越多越好喝。有几锅用的是脱皮的小麦,容易蒸开花少量使用不影响透气性。玉米用的大碴子破碎出3、4瓣那种。特别提醒:大黄米尽量别用,太黏了,拌粮时扔的心都有。
下面说说蒸酒情况:一锅13斤粮食,头几锅都是正常蒸酒,先把黄水倒出来做锅底水,装帘,屉布,酒醅蒸酒头酒75-79度,70度以上1斤多点,60-70度2斤多,40-60度1斤多,综合酒度63-68度5斤多。
重点来了:::最后7锅,由于之前蒸酒时发现屉布水分很大,考虑锅里支架矮了或酒醅含水率太高,采取的解决方法是,一、装甄时把泡在黄水里的粮食挤出黄水再和没挤的拌匀装甄。二、不用屉布,在盖帘上放一个网上买的草帘(有图),出酒头酒79度,前3斤半都是80±1度后面降度非常快,40多度截酒也就出1斤多,水味明显。平均74度5斤多。味道和以前差不多。各位你们有过这样的情况吗?这样的酒好不好呢?写的有点乱,语言组织能力太弱。
粮食种类越多,口感越好。。没有理论依据。或许是你心里作用吧。 很好,有图有真相,总结的很实用,看样子酒醅的含水量和疏散程度对出酒度影响很大。 经验性总结,很棒!
请问楼主:去皮小麦仁在蒸之前需要泡吗? 秦时明月汉时酒 发表于 2017-6-21 09:40
80多斤够喝吗?不够扩大规模吧。
这是在家里做的极限了,书房已经造的没下脚地了。 自由浪人 发表于 2017-6-21 11:23
经验性总结,很棒!
请问楼主:去皮小麦仁在蒸之前需要泡吗?
热水泡24小时后和煮过的高粱、玉米大碴子一起蒸。 秦时明月汉时酒 发表于 2017-6-21 09:40
80多斤够喝吗?不够扩大规模吧。
我自己喝一年有8斤就够,主要是乐趣。手还松,都送人了。做酒快一年了,还没喝过陈放三个月的酒呢。 wl000fb 发表于 2017-6-21 11:34
热水泡24小时后和煮过的高粱、玉米大碴子一起蒸。
去了皮还要热水泡24小时,和没去皮的相比,差别不大嘛,我用的是带皮的
自由浪人 发表于 2017-6-21 11:52
去了皮还要热水泡24小时,和没去皮的相比,差别不大嘛,我用的是带皮的
就是刚开始倒热水,带皮的你不先煮吗?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