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汉时酒 发表于 2017-12-11 20:58:41

俩问题:1、出酒率不稳;2、蒸饭车蒸粮问题

      搞了半年大曲,五粮,高粱,三粮(玉米小麦高粱)出酒率最低23%,最高43%,整粒粮食,一般一发出酒率低一点,二发出酒率高一点。大曲出酒容易,想做好真难!苦逼酿酒工,工艺流程再熟,一步不慎,出酒率就惨不忍睹!
   高粱单宁含量高,如果不泡这玩意儿抑制微生物生长,影响出酒率。但是泡粮之后,粮食膨胀,上蒸饭车,蒸盘下面水多蒸的很烂,上面没水,蒸不熟。尤其是五粮,粮食吸水率不同,放一起更难搞,只能分盘蒸。请教有蒸饭车的,遇到这个情况怎么办?

世界水手 发表于 2017-12-11 21:29:10

没有下面水多,上面水少的说法嘛,不同粮食需水量不同,蒸的时间也不同,一般大米饭40分钟

dqtrain 发表于 2017-12-11 21:56:30

用了蒸饭车还娇情,蒸一半翻粮,或者淋水

ehvclbc 发表于 2017-12-11 22:21:14

把高粱粉碎成颗粒再蒸

戎茸冗肜 发表于 2017-12-12 00:37:54

看来要稳定出酒还真不容易。

cwsff 发表于 2017-12-12 00:39:55

这就是科技带给人的烦恼,回归传统工艺啊。蒸饭车以后再研究不好?

秦时明月汉时酒 发表于 2017-12-12 08:12:37

dqtrain 发表于 2017-12-11 21:56
用了蒸饭车还娇情,蒸一半翻粮,或者淋水

这方法可行,看来蒸饭车也不怎么省事儿。

世界水手 发表于 2017-12-12 08:29:06

蒸饭车有压力的,额定0.02MP,额定温度105度,你打开翻粮淋水会影响效果的

世界水手 发表于 2017-12-12 08:34:26

最好的办法是根据不同的粮食]需水量加水,时间以需时最长的定,不泡粮的大米粮水比是1:2,我整粒包谷泡后煮的粮水比是1:1.25,都是重量比

hglcr 发表于 2017-12-12 08:57:51

觉得高粱不合适用蒸饭车,还是采用传统操作泡、初蒸、闷、复蒸的好。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俩问题:1、出酒率不稳;2、蒸饭车蒸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