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icwong
发表于 2019-11-19 14:57:18
陌上相逢 发表于 2019-11-19 12:12
及时更新啊~~~最好来个直播~~~
这个想法我想了很久了~~~
准备买安琪的根霉,加上大曲,尝试一把~~~
山西清香大曲,安琪Q303根霉,高粱都已经到了。
还买了这山西清香大曲出的原浆,75度的一斤,用来对比口感。
趁天气好再做一锅小曲。后面做三锅根霉加大曲。
会及时更新的。绝不搞烂尾楼。:)
陌上相逢
发表于 2019-11-19 16:30:10
lonicwong 发表于 2019-11-19 14:57
山西清香大曲,安琪Q303根霉,高粱都已经到了。
还买了这山西清香大曲出的原浆,75度的一斤,用来对比口 ...
:handshake
lonicwong
发表于 2019-12-10 16:04:36
本帖最后由 lonicwong 于 2019-12-10 20:17 编辑
12月7日,室温17度。
10斤高粱+14斤水高压锅煮粮。
加0.5%安琪Q303根霉糖化24小时(由于保温措施不好,做箱厚度10厘米,升温不明显,出箱时品温22度)。再拌11%山西清香大曲。密封发酵,并水浴保温22度。
一共四十斤粮,分四锅操作,记号为A,B,C,D。
A,B,C三锅,都是保温了几个小时,发酵启动后就不再水浴保温了。
D是一直在保温。
今天12月10日,室温17度,发现D的品温为25度。C的品温19度。A,B,C发酵很慢,有点没法进行下去的节奏。D发酵良好。刚查看了汾酒工艺,看来保温到22度是不必要的,C的温度才是正常的。为了观察在22度温度下的发酵情况,D就继续保温吧。
“大楂入缸温度一般为15度左右,夏季越低越好,应做到比自然温度低 1-2度,入缸水分控制在50%左右。二楂入缸温度一般为20度左右,要根据大楂流酒多少、酒醅酸度大小灵活调整,流酒多、酸度高的材料入温要高,反之要低。”
“在大楂材料入缸后3-7天,材料的温度要缓慢上升,每天升高1-2度,升至34度,保持3-5天,然后缓慢回落,直到出缸时,品温仍不能低于25度。”
下图是根霉糖化的温度,及水浴保温。
lonicwong
发表于 2019-12-20 16:09:36
12月20日,室温20度,4个发酵桶,全部不冒泡了。计划2020年2月份蒸馏:lol
人生难得糊涂
发表于 2020-2-25 12:52:09
现在快3月份了。出酒了没。不要烂尾了
lonicwong
发表于 2020-2-25 17:02:45
人生难得糊涂 发表于 2020-2-25 12:52
现在快3月份了。出酒了没。不要烂尾了
2020-2-22蒸馏了,40斤高粱得酒78度的11斤。
香气有问题,清香大曲酒那种香气比之前用大傻曲+清香大曲出的酒还淡,虽然有清香大曲酒的味道,但跟汾酒差别很大。还不如之前大傻曲那批。
初步分析:可能是大曲粉有问题,发酵力不行。
2019-12-18还有30斤高粱是相同方法的做的,等本周六出了酒,我再来更新。
2020-2-22同时蒸了20斤新粮,10斤粮+2.3斤大曲粉,如果这个方法好,以后就不折腾了。
秦时明月汉时酒
发表于 2020-2-25 17:07:50
lonicwong 发表于 2020-2-25 17:02
2020-2-22蒸馏了,40斤高粱得酒78度的11斤。
香气有问题,清香大曲酒那种香气比之前用大傻曲+清香大曲出 ...
出酒率太高了,清香型本来就淡,我把成品酒的出酒率从30%控制到24%(100斤粮食出24瓶酒)后,香味儿比以前浓多了。
向-西
发表于 2020-2-26 09:07:38
秦时明月汉时酒 发表于 2020-2-25 17:07
出酒率太高了,清香型本来就淡,我把成品酒的出酒率从30%控制到24%(100斤粮食出24瓶酒)后,香味儿比以 ...
是控制发酵前粮食的含水率还是控制出酒的截尾度数呢,老秦
秦时明月汉时酒
发表于 2020-2-26 09:18:31
本帖最后由 秦时明月汉时酒 于 2020-2-26 09:21 编辑
向-西 发表于 2020-2-26 09:07
是控制发酵前粮食的含水率还是控制出酒的截尾度数呢,老秦
控制含水率。楼主出酒率高是因为他用了根霉和大曲混合发酵,等他把2020.2.22的蒸了你看看,出酒率肯定没这个高。
人生难得糊涂
发表于 2020-2-26 09:29:43
lonicwong 发表于 2020-2-25 17:02
2020-2-22蒸馏了,40斤高粱得酒78度的11斤。
香气有问题,清香大曲酒那种香气比之前用大傻曲+清香大曲出 ...
谢谢回复。我也再试曲上一批用一半的甜曲一半的酒曲,出的酒也不怎样。现在继续做,不过我加的是米香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