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讨论】夏天酿酒如何控制温度
情况是这样:4月30日煮了40斤米饭拌好曲,一起装进一个直身瓦缸中(圆柱形),
约占60%空间。环境温度:昼28-30摄氏度,夜26摄氏度
24小时后观察发现薄膜已经鼓起,伸手探酒糟发现温度很高(手能感觉到热,中间内部估计有40度),
立刻加了几勺水降温并搅拌,然后封好。此时已有酒香,外围酒糟酒香稍浓,内部较淡且感觉微酸。
环境温度:昼28摄氏度,夜26摄氏度
40小时后(即今天早上)一摸瓦缸外壁,觉得好暖(环境温度26摄氏度),已经听到噗噗冒气声,
伸手搅拌吓一跳,中间内部的温度可以用烫手来形容,立马加了两桶冷水来搅拌降温。
担心已经热死了不少菌,所以在搅拌后撒了一点曲在上面(0.5%的量)
请教各位大侠,你们有遇到类似情况吗?是如何解决的?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在此谢过!
冬用大缸,夏用小缸。 夏季用曲以最少比例投放。 糖化过程会产热,尽量不要让温度超过38度。 谢谢以上各位!
刚刚去看,48小时了现在是翻江倒海,温度差不多38℃
用袋子装好两块冰块丢了进去,下次看的时候再取出来。酒香浓 不是说糖化不用密封吗? 如鱼得水 发表于 2015-5-2 16:50
不是说糖化不用密封吗?
对。
但我这缸空间大,封住还是 有很多空气给它们呼吸D 再来一杯 发表于 2015-5-2 18:53
对。
但我这缸空间大,封住还是 有很多空气给它们呼吸D
也许就是温度升高的原因之一。 天热我就不做酒了,只做酒酿。如果没有降温手段,做出来的酒容易上头。也会增加酿造难度。 本帖最后由 再来一杯 于 2015-5-3 22:16 编辑
酒量保健两不误 发表于 2015-5-3 14:07
天热我就不做酒了,只做酒酿。如果没有降温手段,做出来的酒容易上头。也会增加酿造难度。
:handshake受教。今天第三天(72小时)凑近去隔着密封薄膜闻,酒气浓烈,看样子坏不了。就是不知道会不会像您说的那样 “会上头”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