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小开 发表于 2015-6-8 15:17:11

杂谈清代白酒价格

       这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我们以米为基准,来估算一下清代的酒价。资料来源于《从米价计算古代货币价值》,《古代酒价趣谈》两篇文章,《古代酒价趣谈》一文只言及历代酒是什么价,而没考虑当时钱的购买力,所以没有什么意思,这里我们以米为基准,就可以对清代的酒价有确切的了解了。
       第一,清初康乾时“到了清代乾隆初年,苏州一带有这样的记载:每粳米一石得酒八十余斤,约卖银二两四五钱”,按当年的银钱比价,烧酒合每斤二十五文。”那时米是7.3文钱一公斤,这样计算下来,大米烧约8斤米不到一点。
      再看清末光绪时,约为200文钱一斤烧酒,此时米价约26.6文钱一公斤,也大约合8斤米不到一点一斤酒
      综上所述,大约清代的通货膨胀也是很厉害,酒价越来越贵,但以米为基准,是变化不大的,合约8斤大米一斤烧酒。
   按现在大米3元一斤,那么就是24元一斤。
   您说清代的酒水贵呢还是便宜。

清酒厂长 发表于 2015-6-8 17:58:29

太贵,技术太差。现在一斤大米出一斤50度白酒,酒的材料成本等于米,卖两倍价格比较合理。

kikew 发表于 2015-6-8 18:57:10

清酒厂长 发表于 2015-6-8 17:58
太贵,技术太差。现在一斤大米出一斤50度白酒,酒的材料成本等于米,卖两倍价格比较合理。

发烧友很难做到这么高的出酒率吧

和和和 发表于 2015-6-8 18:59:00

清酒厂长 发表于 2015-6-8 17:58
太贵,技术太差。现在一斤大米出一斤50度白酒,酒的材料成本等于米,卖两倍价格比较合理。

咋弄的,我发大米出酒死活上不去,室内28℃,20天才发酵完,米粒下沉,不冒泡,出60%酒,大师可否指教一二

清酒厂长 发表于 2015-6-8 19:32:17

kikew 发表于 2015-6-8 18:57
发烧友很难做到这么高的出酒率吧

液态米烧很容易。

清酒厂长 发表于 2015-6-8 19:38:11

本帖最后由 清酒厂长 于 2015-6-8 19:41 编辑

和和和 发表于 2015-6-8 18:59
咋弄的,我发大米出酒死活上不去,室内28℃,20天才发酵完,米粒下沉,不冒泡,出60%酒,大师可否指教一 ...
一斤大米出69%的68度酒,折算成50度就是出0.94斤。
你的也差不多了。

可将酒曲的一半用纯种根霉代替,提高糖化力;搭窝20小时就加水,不等到酒酿满窝,防止抑制酵母的酒化力,增强双边发酵性。加水1.5倍米,减轻反应物抑制。

zhengg229 发表于 2015-6-8 19:39:27

解放前的酿酒工艺,如果能找到详细的就好了!《天工开物》上的太神道!看着像是妖术!:lol

唐门狼外婆 发表于 2015-6-8 20:28:32

古代人酿酒技术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啊?感觉他们的智商好高

酿酒勇 发表于 2015-6-8 20:31:44

:P折腾这么久了 我连一套像样的拯救设备都没弄好:'(

和和和 发表于 2015-6-9 08:05:07

清酒厂长 发表于 2015-6-8 19:38
一斤大米出69%的68度酒,折算成50度就是出0.94斤。
你的也差不多了。



老师,是我没表达清楚,我说的60%是50℃酒,用的安琪曲,没有糖化过程,怎么提高下出酒呢?望指教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杂谈清代白酒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