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米酒 发表于 2016-4-7 08:23:58

酵母等菌类完成糖化后是如何死亡的

请教一个问题:有文章称:酵母等菌类在糖化后的大概10天内,是繁殖的旺盛期,后期就逐渐死亡了。
问题:酵母等菌类完成糖化后是如何死亡的?菌类死亡是因为缺氧?温度变化?还是其它原因?


360百科称糖化菌包括:1.曲霉;2.根霉; 3.毛霉;4.酵母菌。



这其中的酵母菌也属于糖化菌类?上述四类菌类,在糖化后大概10天内,是因为啥原因、如何死亡的?谢谢啦。

zhengg229 发表于 2016-4-7 09:37:46

因为没吃到长生不老丹!

灰次狼2011 发表于 2016-4-7 14:11:36

酵母菌多,养分逐渐减少或者酒精度逐步提高酵母失去养分或者受到酒精抑制,批量死亡。

灰次狼2011 发表于 2016-4-7 14:12:55

酵母菌死亡后出现自溶解,酒发苦

灰次狼2011 发表于 2016-4-7 14:13:50

所以,气温高了发酵的酒容易苦

青岛米酒 发表于 2016-4-7 16:42:54

灰次狼2011 发表于 2016-4-7 14:12
酵母菌死亡后出现自溶解,酒发苦

谢谢啦。那如何做到糖化后继续发酵不让酵母死亡、自溶呢?

乐不思蜀 发表于 2016-4-7 18:32:28

灰次狼2011 发表于 2016-4-7 14:13
所以,气温高了发酵的酒容易苦

有道理,学习了。

chenqw8 发表于 2016-4-7 20:26:02

青岛米酒 发表于 2016-4-7 16:42
谢谢啦。那如何做到糖化后继续发酵不让酵母死亡、自溶呢?

我也想知道,应该大家都想知道

灰次狼2011 发表于 2016-4-7 21:02:28

一是加饭法,将米饭分多次加入,可参照论坛里面高手的加饭工艺。再次是低温发酵,将糖化好的酒培保持在20到30

灰次狼2011 发表于 2016-4-7 21:04:52

度,低温发酵,低温下酵母繁殖慢数量少,活力小,出好酒,酒基本上不苦。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酵母等菌类完成糖化后是如何死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