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酿五粮酒古老的“陈氏配方”
先介绍一下网上查的“陈氏秘方”配方中的五种粮食及百分比例为:高粱40%,大米20%,糯米20%,荞麦15%,玉米5%。我自己用的粮食配比是:高粱6.5斤,稻谷5斤,糯谷5斤,荞麦2.5斤,玉米1斤。总计粮食20斤。(配方中的大米和糯米按七折来改成稻谷)
用的是紫枫白酒曲,用量1.1%,20斤粮食用曲110克。没有算坛子里打底和盖面的用量。
细心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高粱的比例少了,原本打算是用6.5斤高粱来装二个十斤的坛子的(别见笑,是十斤的坛子)高粱提前一天浸泡好,起个大早去市场淘了一个不锈钢的蒸桶,刚回到家物流公司来电话50斤酒坛到货了,果断出发去取酒坛子。想到50斤的坛子按三分之一的粮,可以装17斤粮,何不做五粮呢?上面的配方存在手机里,算一下,高粱的用量差了几两,心想问题不大。高粱解决了,剩下的粮食还没有浸泡,赶紧把糯谷和稻谷拿出来浸泡,此时已经过了中午,为了省时间直接用开水(事实证明是非常正确的,一下午尽在折腾这些稻谷了)玉米同样也是用开水泡。乔麦头一回用,没有经验差点出洋相。也拿热水泡了,结果泡出来的水全是粘乎乎的浓稠的液体,像山药棒子上的那种。至此粮食备用完毕,高粱也已经蒸完了。开蒸稻谷,蒸好闷上接孩子放学,吃完晚饭接着蒸。玉米用煤气灶加高压锅,乔麦按大米的经验“手拈无白芯”结果一拈一泡水,心想不好,这东西比糯米还吸水冲洗干净粘液沥干水直接微波炉十五分钟(事实证明这个方法很好用)蒸熟的荞麦颗粒一打就散,水份控制的刚刚好。稻谷还在蒸,中间淋过几次水,体积慢慢变大,淋水后怕压气,又捣松了一次,我的个娘总算开花了。至此已经是晚上8点了。除稻谷外的粮食都已经摊凉,算了一下份量正好是十斤,称了55克酒曲先拉拌了,接下来就等摊凉稻谷下曲了。然后二个再合并。忙到半夜11点全部完工,裹上被子培菌。打扫卫生洗澡睡觉。
自己的记录,不严谨
玉米一斤加荞麦2.5斤,蒸好后称了一下是5斤出头一点,高粱6.5斤蒸熟后是近14斤。稻谷因为混合了糯谷和晚稻谷也没法记录(主要是称小嫌麻烦没称)
这个差别很大,配方是一样的,但是曲药(一个是自然中温大曲,一个是麸曲),发酵容器(一个是浓香窖池,一个是陶缸),发酵密封(一个是泥,一个是塑料),一个有配糟一个没有,发酵时间(一个是68到75天,一个未知);这样做出来的更本不是一个风格(人家的是浓香,楼主的很可能是清香) 嗑着瓜子坐等好酒
RE: 初酿五粮酒古老的“陈氏配方”
小口喝着高度自酿白酒。等你出好酒啊! 等足三个月,到正月出酒 请问,放在电磁炉上的不绣钢桶能蒸几斤粮?不能把炉子压坏吗? 峰哥 发表于 2016-11-15 11:08等足三个月,到正月出酒
谁说非要等3各月出酒的?25天到1个月是出酒量最高的时候。出酒后在放两个月。和直接放三个月在蒸。不论是出酒量还是质量你觉得那个好。 做等直播学习中 酿酒学者 发表于 2016-11-15 15:15
做等直播学习中
别等了 你的玉米再下一锅。:lol 17个小时后品温从28度上到33度,装坛放到地下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