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sherliu
发表于 2017-3-21 11:09:59
头酒和尾酒没有测试过。不过我观察到一个现象,在进行复蒸玉米酒的时候,我65°加的冷却水,但是并没有冷凝出什么东西,一直到70°冷凝出一些液体,不过也不多,过了70°就断了,一直到80°才开始连续出液体。通过观察,我认为这是和甲醇、乙醇的沸点相对应的,所以适当的掐头是可以去除很大一部分甲醇的。当然我蒸酒不多,复蒸也就这一次,因此只能当做个案,不具有统计意义。大家可以复验~
cwsff
发表于 2017-3-21 11:49:06
青岛米酒 发表于 2017-3-21 10:17
我发帖之前,在论坛里搜索过了,有5页之多。不过多是掐头去尾的要求、掐头去尾的比例、掐头去尾的原因。
...
看朱定国老师的帖子,还能加他微信,你要的答案其实其他老师帖子都有,只是你想走捷径
青岛米酒
发表于 2017-3-22 08:00:26
flasherliu 发表于 2017-3-21 11:09
头酒和尾酒没有测试过。不过我观察到一个现象,在进行复蒸玉米酒的时候,我65°加的冷却水,但是并没有冷凝 ...
所以适当的掐头是可以去除很大一部分甲醇的
------------------------------------------------------------
那说明酒头中应该含有酿酒时产生的大部分甲醇,所以应该检测酒头中的甲醇含量,拿到科学的检测数据,来证明我们的推测,期望有条件的酿友能做这个检测。
另外,您的上述理论分析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分析、推理的非常好,赞一个。
自蒸自饮
发表于 2017-3-23 10:22:08
cwsff
发表于 2017-3-23 10:58:16
http://www.niangjiu8.com/thread-3072-1-1.html
终于知道为什么以前的大神老师前辈们了回帖的少了,现在很多人都是伸手党,答案早就放那了,非要被人把答案送到手上才看,连自己去找一下都不情愿。
cwsff
发表于 2017-3-23 10:59:44
哎,以后自己还是少回帖,在家多做酒
青岛米酒
发表于 2017-3-24 08:08:34
cwsff 发表于 2017-3-23 10:59
哎,以后自己还是少回帖,在家多做酒
哥,莫伤心、莫灰心,帖子还得继续啊,我乃是粗手笨脑之人,承蒙多担待,容我慢慢进步。您提供的资料非常好,数据科学严谨,充分证明了自酿酒甲醛含量不超标,谢谢啦。我想找的酒头、酒味的检测数据,我又找了一遍,还是没有找到,容我回去再找找去。
秦时明月汉时酒
发表于 2017-3-26 17:13:35
掐头去尾是根据不同溶质的沸点,非得搞个理化检验?你不放心,可以买试剂盒。甲醇沸点低,毫无疑问,酒头含量高,你不介意可以留着喝。酒尾含沸点高的各类杂醇,比如丙醇,丁醇,酒里含量多了,味道就非常古怪。要官方数据?白酒小作坊都纳入禁止生产行列了。官方?别扯犊子了!他们的话不能全信!买的白酒理化指标合格,数据漂亮,那顶个毛用!第一是抽样检测,不合格的存在漏网的,另外酒鬼酒含塑化剂,这可是他们允许的!你买的合格白酒基本上全是食用酒精加香精,喝不死人,喝醉了第二天难受一天!
青岛米酒
发表于 2017-3-27 08:13:29
谢谢楼上回复。
其实,我想知道酒头、酒尾酒检测数据,不是不相信自酿酒,而是感觉,即使检测酒头、酒尾酒,也应该不会甲醛超标的吧?
另外,我发这个酒头酒尾酒检测帖子的最终目的是,我想知道的是,黄酒不蒸馏,无法掐头去尾,那黄酒若不煎酒,如何实现去甲醇、杂醇工艺?或者黄酒是否必须采用类似白酒的去甲醇工艺?
青岛米酒
发表于 2017-3-27 08:26:46
感谢吧友的热心参与。尽管酒头酒尾的检测不是非常必要,还是期望有检测条件的朋友,能提供具体检测数据,毕竟牵扯到安全问题,还是有具体的检测数据为依据最好。谢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