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酿酒的起源

已有 1246 次阅读2014-3-24 23:04 |个人分类:中国酒大观| 酿酒, 传说, 粮食, 影响

第一章 酿酒的起源

第一节 酿酒的起源

  在我国,由谷物粮食酿造的酒一直处于优势地位, 而果酒所占的份额很小, 因此,酿酒的起源问题主要是探讨谷物酿酒的起源。

一 酿酒起源的传说

  在古代,往往将酿酒的起源归于某某人的发明,把这些人说成是酿酒的祖宗, 由于影响非常大,以致成了正统的观点。对于这些观点,宋代<<酒谱>>曾提出过质 疑,认为“皆不足以考据,而多其赘说也”。这虽然不足于考据,但作为一种文化 认同现象,不妨罗列于下。主要有以下几种传说。

  1 仪狄酿酒
  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公元前二世纪史书<<吕氏春秋>>云:" 仪狄 作酒"。汉代刘向编辑的<<战国策>>则进一步说明:"昔者, 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 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日:`后世必有饮酒而之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 禹乃夏 朝帝王)"。

  2 杜康酿酒
  另一则传说认为酿酒始于杜康(亦为夏朝时代的人)。东汉<<说文解字>> 中解 释"酒"字的条目中有:"杜康作秫酒。"<<世本>>也有同样的说法。

  3 酿酒始于黄帝时期
  另一种传说则表明在黄帝时代人们就已开始酿酒。汉代成书的<< 黄帝内经· 素问>>中记载了黄帝与歧伯讨论酿酒的情景,<<黄帝内经>>中还提到一种古老的酒 ---醴酪,即用动物的乳汁酿成的甜酒。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很多发明创 造都出现在黄帝时期。<<黄帝内经>>一书实乃后人托名黄帝之作,其可信度尚待考 证。

  4 酒与天地同时
  更带有神话色彩的说法是“天有酒星,酒之作也,其与天地并矣”。
  这些传说尽管各不相同,大致说明酿酒早在夏朝或者夏朝以前就存在了,这是 可信的,而这一点已被考古学家所证实。夏朝距今约四干多年,而目前已经出土距 今五干多年的酿酒器具。(<<新民晚报>>1987年8月23日" 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在山东 莒县发现,"副标题为"同时发现五干年前的酿酒器具")。这一发现表明: 我国酿酒 起码在五干年前已经开始,而酿酒之起源当然还在此之前。在远古时代,人们可能 先接触到某些天然发酵的酒,然后加以仿制。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二 考古资料对酿酒起源的佐证

  谷物酿酒的两个先决条件是酿酒原料和酿酒容器。 以下几个典型的新石器文 化时期的情况对酿酒的起源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1)裴李岗文化时期(公元前5000-6000年)
  (2)河姆渡文化时期(公元前4000-500年)
  上述两个文化时期,均有陶器和农作物遗存,均具备酿酒的物质条件。
  (3)磁山文化时期
  磁山文化时期距今7355-7235年,有发达的农业经济。据有关专家统计: 在遗 址中发现的"粮食堆积为100m3,折合重量5万公斤"还发现了一些形制类似于后世酒 器的陶器。有人认为磁山文化时期,谷物酿酒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4)三星堆遗址
  该遗址地处四川省广汉,埋藏物为公元前4800年至公元前2870年之间的遗物。 该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青铜酒器,其器形有杯,觚,壶等。其形状之大也为 史前文物所少见。
  (5)山东莒县陵阴河大汶口文化墓葬
  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山东莒县陵阴河大汶口文化墓葬中发掘到大量的酒器。 尤其引人注意的是其中有一组合酒器,包括酿造发酵所用的大陶尊,滤酒所用的漏 缸,贮酒所用的陶瓮, 用于煮熟物料所用的炊具陶鼎。 还有各种类型的饮酒器具 100多件。据考古人员分析,墓主生前可能是一职业酿酒者(王树明:"大汶口文化晚 期的酿酒",<<中国烹饪>>,1987.9)。 在发掘到的陶缸壁上还发现刻有一幅图, 据分析是滤酒图。
  在龙山文化时期,酒器就更多了。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龙山文化时期酿酒是较 为发达的行业。
  以上考古得到的资料都证实了古代传说中的黄帝时期, 夏禹时代确实存在着 酿酒这一行业。

三 现代学者对酿酒起源的看法

  1 酒是天然产物
  最近科学家发现,在漫漫宇宙中,存在着一些天体, 就是由酒精所组成的。 所蕴藏着的酒精,如制成啤酒,可供人类饮几亿年。这说明什么问题?正好可用来 说明酒是自然界的一种天然产物。人类不是发明了酒,仅仅是发现了酒。酒里的最 主要的成分是酒精,(学名是乙醇,分子式为C2H5OH),许多物质可以通过多 种方式转变成酒精。如葡萄糖可在微生物所分泌的酶的作用下,转变成酒精; 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就可以将某些物质转变成酒精。大自然完全具备产生这些条 件的基础。
  我国晋代的江统在<<酒诰>>中写道:"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又云杜 康。有饭不尽,委馀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 在这里, 古人提出剩饭自然发酵成酒的观点,是符合科学道理及实际情况的。江统是我国历 史上第一个提出谷物自然发酵酿酒学说的人。总之,人类开始酿造谷物酒,并非发 明创造,而是发现。方心芳先生则对此作了具体的描述:"在农业出现前后,贮藏谷 物的方法粗放。天然谷物受潮后会发霉和发芽,吃剩的熟谷物也会发霉,这些发霉 发芽的谷粒,就是上古时期的天然曲蘖,将之浸入水中,便发酵成酒,即天然酒。 人们不断接触天然曲蘖和天然酒,并逐渐接受了天然酒这种饮料,于是就发明了人 工曲蘖和人工酒,久而久之,就发明了人工曲蘖和人工酒"。 现代科学对这一问题 的解释是:剩饭中的淀粉在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所分泌的酶的作用下,逐步分解成 糖分,酒精,自然转变成了酒香浓郁的酒。在远古时代人们的食物中,采集的野果 含糖分高,无须经过液化和糖化,最易发酵成酒。

  2 果酒和乳酒--第一代饮料酒
  人类有意识地酿酒,是从模仿大自然的杰作开始的.我国古代书籍中就有不少 关于水果自然发酵成酒的记载。如宋代周密在<<癸辛杂识>>中曾记载山梨被人们贮 藏在陶缸中后竟变成了清香扑鼻的梨酒。元代的元好问在<<蒲桃酒赋>>的序言中也 记载道某山民因避难山中,堆积在缸中的蒲桃也变成了芳香醇美的葡萄酒。古代史 籍中还有所谓"猿酒"的记载,当然这种猿酒并不是猿猴有意识酿造的酒,而是猿猴 采集的水果自然发酵所生成的果酒。
  远在旧石器时代,人们以采集和狩猎为生,水果自然是主食之一。 水果中含 有较多的糖分(如葡萄糖,果糖)及其它成分,在自然界中微生物的作用下,很容 易自然发酵生成香气扑鼻,美味可口的果酒,另外,动物的乳汁中含有蛋白质,乳 糖,极易发酵成酒,以狩猎为生的先民们也有可能意外地从留存的乳汁中得到乳酒。 在<<黄帝内经>>中,记载有一种"醴酪",即是我国乳酒的最早记载。根据古代的传 说及酿酒原理的推测,人类有意识酿造的最原始的酒类品种应是果酒和乳酒。因为 果物和动物的乳汁极易发酵成酒,所需的酿造技术较为简单。

  3 谷物酿酒始于农耕时代还是先于农耕时代?
  探讨谷物酿酒的起源,有两个问题值得考虑:谷物酿酒起源于何时? 我国最 古老的谷物酒是属于哪类?对于后一个问题,在第五章啤酒部分介绍。
  谷物酿酒始于何时,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传统的酿酒起源观认为:酿酒是在农耕之后才发展起来的,这种观点早在汉代 就有人提出了,汉代刘安在<<淮南子>>中说:"清盎之美,始于耒耜"。 现代的许多 学者也持有相同的看法,有人甚至认为是当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了剩余粮食后, 才开始酿酒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谷物酿酒先于农耕时代,如在1937年, 我国考古学家吴其昌 先生曾提出一个很有趣的观点:"我们祖先最早种稻种黍的目的,是为酿酒而非做饭 ……。吃饭实在是从饮酒中带出来。"这种观点在国外是较为流行的, 但一直没有 证据。时隔半个世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人类学家索罗门·卡茨博士发表论文, 又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认为人们最初种粮食的目的是为了酿制啤酒,人们先是发现 采集而来的谷物可以酿造成酒,而后开始有意识地种植谷物,以便保证酿酒原料的 供应。该观点的依据是:远古时代,人类的主食是肉类不是谷物, 即然人类赖以生 存的主食不是谷物,那么对人类种植谷物的解释可能也可另辟溪径。国外发现在一 万多年前,远古时代的人们已经开始酿造谷物酒,而那时,人们仍然过着游牧生活。

  综上所述,关于谷物酿酒的起源有二种主要观点,即:先于农耕时代、后于农 耕时代。新的观点的提出,对传统观点进行再探讨,对酒的起源和发展,对人类社 会的发展都是极有意义的。 

第二节 蒸馏酒的起源

  用特制的蒸馏器将酒液,酒醪或酒醅加热,由于它们所含的各种物质的挥发 性不同,在加热蒸馏时,在蒸汽中和酒液中,各种物质的相对含量就有所不同。酒 精(乙醇)较易挥发,则加热后产生的蒸汽中含有的酒精浓度增加,而酒液或酒醪中 酒精浓度就下降。收集酒气并经过冷却,得到的酒液虽然无色,气味却辛辣浓烈。 其酒度比原酒液的酒度要高得多,一般的酿造酒,酒度低于20%。 蒸馏酒则可高达 60%以上。我国的蒸馏酒主要是用谷物原料酿造后经蒸馏得到的。

  现代人们所熟悉的蒸馏酒分为"白酒"(也称"烧酒"),"白兰地","威士忌"。 "伏特加酒","兰姆酒"等。白酒是中国所特有的,一般是粮食酿成后经蒸馏而成的。 白兰地是葡萄酒蒸馏而成的,威士忌是大麦等谷物发酵酿制后经蒸馏而成的。兰姆 酒则是甘蔗酒经蒸馏而成的。

一 蒸馏酒起源的种种观点

  蒸馏酒与酿造酒相比,在制造工艺上多了一道蒸馏工序, 关健设备是蒸馏器 。故蒸馏器的发明是蒸馏酒起源的前提条件,但蒸馏器的出现并不是蒸馏酒起源的 绝对条件。因为蒸馏器不仅可用来蒸酒,也可用来蒸馏其它物质,如香料,水银等。

  关于蒸馏酒的起源,从古代起就有人关注过。历来众说纷纭。 现代国内外学 者对这个问题仍在进行资料收集及研究工作。随着考古资料的充实及对古代文献资 料的查询,人们对蒸馏酒的起源的认识逐步深化。因为这不仅涉及到酒的蒸馏,而 且还涉及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蒸馏器。

  关于蒸馏酒的起源, 主要有两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一是我国蒸馏酒起源于 何时?其二是我国的蒸馏器或蒸馏技术是从外国传入的,还是本国发明的,或者我 国的蒸馏器或蒸馏技术是否向国外输出?

  历代关于蒸馏酒起源的观点,不尽相同,现将主要的观点归纳如下:
  1 蒸馏酒始创于元代
  最早提出此观点的是明代医学家李时珍。他在<<本草纲目>>中写道:" 烧酒非 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 皆可蒸烧"。
  元代文献中已有蒸馏酒及蒸馏器的记载。如<<饮膳正要>>,作于1331年。 故十四世纪初,我国已有蒸馏酒。但是否自创于元代,史料中都没有明确说明。

  2 蒸馏酒元代时外国传入
  清代檀萃的<<滇海虞衡志>>中说:"盖烧酒名酒露,元初传入中国, 中国人无 处不饮乎烧酒"。章穆的<<饮食辨>>中说:"烧酒又名火酒,<<饮膳正要>> 曰‘阿剌 吉’。番语也(外来语--著者注),盖此酒本非古法,元末暹罗及荷兰等处人始 传其法于中土"。
  现代吴德铎先生则认为撰写<<饮膳正要>>的作者忽思慧(蒙古族人)当时是用 蒙文的译音写成“阿剌吉”,而并未使用旧有的汉文名(烧酒)。故不应看成是外来 语。忽思慧并没有将“阿刺吉”看作是从外国传入的。
  至于烧酒从元代传入的可信度如何,曾纵野先生认为:" 在元时一度传入中国 可能是事实,从西亚和东南亚传入都有可能,因其新奇而为人们所注意也是可以理 解的(曾纵野:"我国白酒起源的探讨",<<黑龙江酿酒>>,1978年)。

  3 宋代中国已有蒸馏酒
  这个观点经过现代学者的大量考证提出的。现将主要依据罗例于下。
  (1)宋代史籍中已有蒸馏器的记载
  宋代已有蒸馏器是支持这一观点的最重要的依据之一。南宋张世南在<< 游宦 纪闻>>卷五中记载了一例蒸馏器,用于蒸馏花露。宋代的<<丹房须知>>一书中还画 有当时蒸馏器的图形。吴德铎先生认为:"我们完全可以相信,至迟在宋以前,中国 人民便已掌握了蒸制烧酒所必需的蒸馏器"。当然, 吴先生并未说此蒸馏器就一定 用来蒸馏酒。
  (2)考古发现了金代的蒸馏器
  70年代, 考古工作者在河北青龙县发现了被认为是金世宗时期的铜制蒸馏烧 锅(<<文物>>,1976年第9期,也有人认为很难肯定是金代制品)。邢润川认为:" 宋 代已有蒸馏酒应是没有问题"(邢润川:"我国蒸馏酒起源于何时?"<<微生物学报>>, 1981年第8卷第一期)。从所发现的这一蒸馏器的结构来看,与元代朱德润在<<轧赖 机酒赋>>中所描述的蒸馏器结构相同。器内液体经加热后,蒸汽垂直上升,被上部 盛冷水的容器内壁所冷却,从内壁冷凝,沿壁流下被收集。而元代<<居家必用事类 全集>>中所记载的南番烧酒所用的蒸馏器尚未采用此法,南番的蒸馏器与阿拉伯式 的蒸馏器则相同,器内酒的蒸汽是左右斜行走向,流酒管较长。从器形结构来考察, 我国的蒸馏器具有鲜明的民族传统特色。因此也有可能我国在宋代自创蒸馏技术。
  (3)宋代文献中关于“烧酒”的记载更符合蒸馏酒的特征
  宋代的文献记载中,烧酒一词出现得更为频繁, 而且据推测所说的烧酒是蒸 馏烧酒。如宋代宋慈在<<洗冤录>>卷四记载:"虺蝮伤人,……,令人口含米醋或烧 酒,吮伤以吸拨其毒"。这里所指的烧酒,有人认为应是蒸馏烧酒。"蒸酒" 一词, 也有人认为是指酒的蒸馏过程。如宋代洪迈的<<夷坚丁志>>卷四的<<镇江酒库>>记 有"一酒匠因蒸酒堕入火中 "。这里的蒸酒并未注明是蒸煮米饭还是酒的蒸馏。但" 蒸酒"一词清代却是表示蒸馏酒的。<<宋史食货志>>中关于"蒸酒"的记载较多。 采 用"蒸酒"操作而得到的一种"大酒",也有人认为是烧酒。但宋代几部重要的酿酒专 著(朱肱的<<北山酒经>>,或苏轼的<<酒经>>等)及酒类百科全书<<酒谱>>中均未提 到蒸馏的烧酒。北宋和南宋都实行酒的专卖,酒库大都由官府有关机构所控制。如 果蒸馏酒确实出现的话,普及速度应是很快的。

  4 唐代初创蒸馏酒
  唐代是否有蒸馏烧酒,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 烧酒一词首次是出现于唐 代文献中的。如白居易(772-846年)的"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光"。陶雍 (唐大和大中年间人)的诗句"自到成都烧酒熟,不思身更入长安"。李肇在唐<<国史 补>>中罗列的一些名酒中有"剑南之烧春"。因此现代一些人认为所提到的烧酒即是 蒸馏的烧酒。
  但从唐代的<<投荒杂录>>所记载的烧酒之法来看, 则是一种加热促进酒的陈 熟的方法。如该书中记载道:"南方饮'既烧',即实酒满瓮,泥其上,以火烧方熟, 不然不中饮"。显然这不应是酒的蒸馏操作。 在宋代<<北山酒经>>中这种操作 又称为“火迫酒”。故唐代已有蒸馏的烧酒还难以成立

  5 蒸馏酒起源于东汉
  近年来,在上海博物馆发现了东汉时期的青铜蒸馏器。该蒸馏器的年代, 经 过青铜专家鉴定是东汉早期或中期的制品,用此蒸馏器作蒸馏实验,蒸出了酒度为 26.6-20.4的蒸馏酒。 而且在安徽滁洲黄泥乡也出土了一件似乎一模一样的青铜蒸 馏器。专门研究这一课题的吴德铎先生和马承源先生认为我国早在公元初或一,二 世纪时期,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便已使用青铜蒸馏器了。但他们并未认定此蒸馏器是 用来蒸馏酒(吴德铎:"阿剌吉与蒸馏酒",<<辉煌的世界酒文化>> , 成都出版社, 1993年)。吴德铎先生在1986 年于澳大利亚召开的第四届中国科技史国际学术研讨 会上发表这一研究结果后,这一轰动世界科技史学界的论文引起了致力于<<中国科 学了技术史>>这一巨著编撰者,英国剑桥大学东方科学技术史图书馆馆长李约瑟博 士的高度重视。并表示要对其原著作中关于蒸馏器的这部分内容重新修正。这篇论 文也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有人认为"东汉已有蒸馏酒"(王有鹏:" 我国蒸馏酒起 源于东汉说"<<水的外形,火的性格---深圳首届中国酒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广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
  东汉青铜蒸馏器的构造与金代蒸馏器的也有相似之处。 该蒸馏器分甑体和釜 体两部分。通高53.9cm。甑体内有储存料液或固体酒醅的部分,并有凝露室。 凝 露室有管子接口,可使冷凝液流出蒸馏器外,在釜体上部有一入口,大约是随时加 料用的。
  蒸馏酒起源于东汉的观点,目前没有被广泛接受。 因为仅靠用途不明的蒸馏 器很难说明问题。另外东汉以降的众多酿酒史料中都未找到任何蒸馏酒的踪影,缺 乏文字资料的佐证。

  6 国外蒸馏酒的起源
  在古希腊时代,Aristotle曾经写到:“通过蒸馏,先使水变成蒸汽继而使之 变成液体状,可使海水变成可饮用水”。这说明当时人们发现了蒸馏的原理。古埃 及人曾用蒸馏术制造香料。在中世纪早期,阿拉伯人发明了酒的蒸馏。在十世纪, 一位名叫Avicenna的哲学家曾对蒸馏器进行过详细的描述。但当时还未提到蒸馏酒 (alcohol),有人认为尽管没有提到蒸馏酒, 但蒸馏酒肯定在那个时期已经出现 了。公元1313年,一位加泰隆(Catalan,分布于西班牙等国的人)教授,也许是第 一次记载了蒸馏酒(alcohol)的人(上述资料来自Alexis Lichine`s, < < New Encyclopedia of Wines and Spirits>>)。
  国外已有证据表明大约在12世纪,人们第一次制成了蒸馏酒。 据说当时蒸 馏得到的烈性酒并不是饮用的,而是作为引起燃烧的东西,或作为溶剂,后来又用 于药品(引自<< Comprehensive Biotechnology>>, Vol. 3, P862, Edited by Murray Moo-Young, pergamon Press)。国外的蒸馏酒大都用葡萄酒所蒸馏。英语 中的"spirits"来源于拉丁语"spiritus vini"。后来Paracelsus又把葡萄蒸馏的烈 性酒称为"al ko hol"(意指:the fiest, the noblest)。从时间上来看, 公元1 2世纪正相当于我国南宋初期,与金世宗时期几乎同时。我国的烧酒和国外的烈性 酒的出现时间又是一个偶合吗?

二 古代蒸馏酒名称

  在我国古代,由于历史悠久,地域不一,留传下的蒸馏酒的名称很多,但古 代文献中所说的”白酒"这一名称却不是指蒸馏酒。 前面已说过它是一种酿造的米 酒。只是到了现代,才用白酒代表经蒸馏的酒。

  我国古代文献中蒸馏酒的称谓主要有:
  "烧酒",烧春",始用于唐代,但是唐代所说的烧酒,烧春是否指蒸馏酒还有 争论。宋代以后,烧酒,烧春才是真正的蒸馏酒;
  阿剌吉酒(元代<<饮膳正要>>;
  南番烧酒(元代<<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原注为"阿里乞");
  轧赖机(元代<<轧赖机酒赋>>);
  法酒(明初<<草木子>>,原书又称为" 哈剌基");
  汗酒,气酒(清代<<浪迹丛谈续谈三谈>>中引元代人李宗表诗);
  火酒(明代<<本草纲目>>);
  酒露(清代<<滇海虞衡志>>);
  高梁酒,高梁滴烧(清代<< 随园食单>>)。在清代和民国时期,往往是蒸馏酒 的统称。
  白酒和老白干,这是现代才启用的名称。
  糟烧或糟烧酒,是黄酒过滤后的酒糟经再次发酵, 并经蒸馏得到的蒸馏酒。 有的书将糟烧酒称为“酒汗”。
  据考证,阿剌吉,轧赖机,阿里乞,哈剌基等名称都是个来语"Arrack" 的译 音。关于"Arrack"这个字,在人认为在语源上它是"汗"的同义词。本来是指"树汁", 后来发展成植物的液汁自然发酵成的酒。这个字即可指未经蒸馏的树汁及其自然发 酵而成的酒,又可用来指经蒸馏而成的酒。"Arrack"这个字在世界各国古代都通行 过,写法上稍有不同,如法语"Arac",德语"Arrck","Rack", 荷兰语 "Arak" 或 "Rak",葡萄芽语"Araca"。(吴德铎:"阿剌吉与蒸馏酒",<<辉煌的世界酒文代>>, 成都出版社,1993年)。通过对一些国外酒史资料来看,古代用"Arrack" 等名称所 指的酒一般都是蒸馏酒。

  对于蒸馏这一过程的描述,古人及现代人所用的词汇也有不少。如“蒸酒”, “烧酒”,“吊酒”,“拷酒”。
  对于蒸馏器的称呼,则更多,有:蒸锅、烧锅、酒甑。 赫艄?⑸展?⒕脐怠 鲎旨纯芍肝淳?袅蟮氖髦?捌渥匀环?酵而成的酒,又可用来指经蒸馏而成的酒。"Arrack"这个字在世界各国古代都通行 过,写法上稍有不同,如法语"Arac",德语"Arrck","Rack", 荷兰语 "Arak" 或 "Rak",葡萄芽语"Araca"。(吴德铎:"阿剌吉与蒸馏酒",<<辉煌的世界酒文代>>, 成都出版社,1993年)。通过对一些国外酒史资料来看,古代用"Arrack" 等名称所 指的酒一般都是蒸馏酒。
  对于蒸馏这一过程的描述,古人及现代人所用的词汇也有不少。如“蒸酒”, “烧酒”,“吊酒”,“拷酒”。
  对于蒸馏器的称呼,则更多,有:蒸锅、烧锅、酒甑。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酿酒吧 ( 公安网备41172102000150号/豫ICP备12020028号-1 )

GMT+8, 2025-7-3 19:48 , Processed in 0.02976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