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酿酒 发表于 2015-10-30 09:45:17

糖化过程,自己观察所得,求大师解惑~!~!

         昨天又搞了40斤高粱+玉米。 煮--焖--蒸后摊凉拌曲入2个大盆糖化。7个半小时后口尝一盆又细微甜味,一盆无甜味。又甜味的炸裂声大些,无甜味的小些。电热毯保温糖化温度25度。不知道什么时候那盆无甜味的才能启动。慢慢观察下。
      前段时间做过高粱和五梁,高粱当时直接密封入坛,没有糖化过程。五粮则大盆糖化了30个小时,口尝甜酸,指压又液体,闻着有酒味。高粱那坛室温17度 接近20天密封的薄膜才塌陷。而五粮室温15度 则8天就塌陷了。这是不是说明了糖化的作用?可以加速发酵使周期变短?或者是温度的原因。或者是两者都有呢?另在这2个坛子薄膜塌陷后,我又轻轻晃动了下坛子,薄膜一会儿又鼓了起来,这是氧气的问题?请大师解惑以上情况啊~!~!

为爱酿酒 发表于 2015-10-30 09:58:02

忘记说下,我做的全是固态,:)

为爱酿酒 发表于 2015-10-30 10:22:52

这次的40斤高粱+玉米,我放了4个苹果进去,增加点香味,实验下口感,出酒时在发帖。

金玉 发表于 2015-10-30 10:44:24

本帖最后由 金玉 于 2015-10-30 10:46 编辑

做白酒粮食量大,自重大,需要平铺糖化过程,其实是控制厚度在20cm以内盖棉布,保存疏松,利于增氧,30℃20小时就够了

十斤以上堆在一起,肯定缺氧,效果不好

杭州大虾 发表于 2015-10-30 10:57:54

首先声明,某非大师,酿龄一年。首先要看用的曲是否免糖化的。其次温度控制在25~30°C,24小时够了,如果温度度低,时间要延长。糖化到后来,粮醅会放热,此时反而要考虑降温了(有资料说最好不超过35°C),最后应该是粮食表面产生一层白膜。糖化的好,发酵也快。环境温度对发酵的影响也很大。糖化堆粮时粮的多少,“箱”的高度,这些对糖化都有影响。自酿虽然比较随意,但有些该注意的地方还是注意一点好。最后,导致薄膜鼓起来的那是二氧化碳!:lol

为爱酿酒 发表于 2015-10-30 10:58:45

谢谢大师,我用的大盆糖化的,堆积高度也不到20CM,盖了棉布,已经出现酒气,只是上午尝了下还没有甜味。中午回家时在看看糖化的如何了。如果还没甜味,是否可以搅拌几下,增加氧气呢?按说问题应该不大,只是想搞明白这个糖化的过程出现的情况是什么原因。。:(

为爱酿酒 发表于 2015-10-30 11:00:06

或者是否可以打个窝出来,增加氧气的进入,促进糖化呢?

为爱酿酒 发表于 2015-10-30 11:26:45

谢谢大侠~!现在明白了我的那坛子五粮为何发酵这么顺利的原因了,就是因为前期糖化做的很好,而这次可能是粮食量大造成的,回家看看粮食糖化如何了在决定怎么操作吧。另外二氧化碳的问题也解决了,发酵是无氧的,这里总算弄明白了。

为爱酿酒 发表于 2015-10-30 11:29:16

不过前期是有氧发酵,后期是无氧。

对酒当歌 发表于 2016-9-19 07:13:14

我的高粱蒸好之后拌曲之后直接入坛了,敞口24小时,不知这样糖化可否?敞口24小时之后,尝了一下微甜,有噼啪炸裂声,同时粮食体积明显缩小了。之后封口发酵,不知是否会成功?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糖化过程,自己观察所得,求大师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