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呔儿”与“臭迷子” 先说说老呔儿,最初是东北人对乐亭商人的称呼,后来又把乐亭毗邻的昌黎,滦县商人也作同样的称呼,再后来为了区分乐亭、昌黎、滦县以外的商人,把河北的其他商人称作“花老呔儿”。为什么叫“老呔儿”呢,因为乐亭在家乡话中的发音和“唠听”两字很相近,时间长了,加之儿化,就成了东北人嘴里的“老呔儿”。当有人说这个商人是“老呔儿”时,没有人会介意。老呔儿中在东北最有名的是以乐亭县刘石各庄的刘新亭为首的刘氏家族,在长春起家,他的第六代后人刘益素是冯国璋的长孙媳,是相声演员冯巩的母亲。在黑龙江最出名的是乐亭县何新庄人武百祥,在哈尔滨建立同记商场,上世纪二十年代,成为全国十大商场之一,历史上,同记商场几乎就是哈埠商业的同义词。我的家族在东北也有几家商铺和厂子,一九四七年十月十日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后,发现不妙,就都变卖后拎包回老家了,全东北只剩下了我的父亲和二叔。 那么东北的商人到了乐亭会怎么称呼呢,叫“臭迷子”事实上,这是对所有东北人的称呼,源自对满人就是这样称呼的。我的老伴是满人,我问岳母这是为什么,她告诉我,这是来自一种食物,叫臭米面,关里人就把吃臭米面的人叫臭米子,慢慢演化成了“臭迷子”。有一年春天我家的土豆剩下许多,都发芽了,我要扔掉,老伴不让,又把别人家要扔掉的收集起来,就是冻坏的也不扔,去掉芽子,用刷子刷净,泡到大缸里,二十多天后,我就闻到一股臭味,又过了一些天她把里面的渣子过滤掉,晾干后就成了十多斤白白的粉面子,臭味全无。在她过滤时那才叫个臭,这样说吧,闻到这味儿,什么样的厕所都不臭了。她告诉我臭米面就是这样做的,只不过原料是玉米,把臭米面弄成条下到做好汤的锅里就是面了,是一种上等的面,当然还有其它吃法。我把老伴做的粉面子拿给饭店的厨师,厨师说这是最好的生粉。 我的家就是“老呔儿”与“臭迷子”的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