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青岛米酒

澄清白酒蒸馏流传甚广掐头去尾工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4-21 09:26:34 | 显示全部楼层
wen152 发表于 2017-4-20 10:59
我自酿的前2次没去头尾,喝起来有一股坏红薯味,但后来去了头尾就没有那股味了,说明有作用。甲醛的沸点是5 ...

谢谢您提供了酒头酒尾酒的真实酿酒经验,现在缺的是酒头酒尾酒的检测数据。另外,论坛里也有人说酒头酒很香,那喝了酒头酒是否有生命危险呢?,这个在没有检测前,千万别去尝试喝酒头酒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21 09:35: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用带精馏塔的设备,没有掐头,尾酒接到30以下就停了,好酒只保留了综合酒度65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21 16:25:48 | 显示全部楼层
wen152 发表于 2017-4-20 10:59
我自酿的前2次没去头尾,喝起来有一股坏红薯味,但后来去了头尾就没有那股味了,说明有作用。甲醛的沸点是5 ...

更正一下:甲醛与甲醇不一样,甲醛常温下已经是气体了,它的沸点-19.5℃,甲醇的沸点是64.7℃,乙醇(酒精)的沸点是78.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23 13:2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是学化学的,蒸馏和精馏过程中前馏分和后馏分基本都是杂质,必须等蒸汽温度达到78度时冷凝的馏分主要成分才是乙醇和水的共沸物。 这是常识。你要是想知道各个温度下的馏分中的成分,做个气相色谱就完了,里面有啥都知道了。我看好多蒸酒装置蒸汽口都没有温度计,你怎么能确定什么时候是酒头,什么时候是酒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30 08: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查到酒头酒尾的具体检测数据了,感谢别安兄提供的资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30 08:30: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图加下图,是国内某品牌白酒的检测数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30 08:4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头尾当然不好了   物质原因 这个不用解释,截取中间好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30 09: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岛米酒 于 2017-6-30 09:15 编辑

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1、头酒的酒精度70-72.1度,
    中酒的酒精度43.4-73.4度,
    尾酒的酒精度11.2-42.1度,
  === 跟咱自酿酒掐头去尾工艺基本符合。
2、甲醇含量对比(按中馏酒及尾酒1-3数量相同计算,估计有误差):
头酒=4.6、
中酒4.2/3=1.4、
尾酒=0。
=== 三者甲醇含量差距很大。
3、杂醇油含量对比(按中馏酒及尾酒1-3数量相同计算,估计有误差):
头酒=(0.07+0.10)/2=0.085、
中酒=(0.06+0.05+0.05+0.08+0.08+0.08)/6=0.067、
尾酒=(0.02+0.02+0.02+0.04+0.02+0.02)/6=0.023。
=== 酒头、中酒杂醇油差距不大,酒尾杂醇油含量明显降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30 09:4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以上检测数据证实:
酒头中甲醇、杂醇油的含量明显偏高,有一定的危险性,看来一是掐头很有必要,二是酒头不宜单独饮用,尽管酒头总脂总酸含量高,香味很足。
酒尾中甲醇、杂醇油含量很低,安全性高,尽管总脂、总酸含量还较高,但是酒精度明显低,还是要去尾。
至此,本帖有关澄清酒头酒尾工艺讨论,最终以检测数据证实,再次感谢别安提供的数据资料,感谢朋友们的参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30 09: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酿酒吧 ( 公安网备41172102000150号/豫ICP备12020028号-1 )

GMT+8, 2025-5-6 09:08 , Processed in 0.04830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